信息动态

拓尚资讯前沿!

信息

中国铝业“左右互搏”:一边疯狂出口创纪录,一边疯狂进口!

2025-09-26 17:05:19

中国的铝业故事一直充满矛盾。从表面上看,中国主导着这个行业。2024年,中国生产了近4300万吨原铝,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同年,中国进口了超过300万吨原铝,主要来自俄罗斯。更令人费解的是,中国同时出口了约600万吨半制铝产品,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增值铝出口国。

这种悖论引发了紧迫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需要进口?为什么它继续出口半成品,而不是将它们留在国内供本国工业使用?答案在于产能上限、定价动态、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的综合作用。

国内供应触及天花板,需求仍在上升

第一个解释很简单。自2021年以来,北京已将全国原铝产能限制在每年4500万吨,这是其控制能源消耗和排放承诺的一部分。由于冶炼过程耗电量巨大,当局已遏制内蒙古和新疆等省份的无序扩张。到2024年,产量已攀升至4300万吨,如果不突破上限,几乎没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但需求正在飞速增长。铝是中国绿色转型的重要金属。电动汽车(EV)、高速铁路、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包装都是对铝需求旺盛的行业。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超过900万辆,同比增长30%,每辆汽车消耗约250-400公斤铝。2024年,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超过300吉瓦,这是另一个铝密集型行业,用于框架和电缆。尽管房地产市场不稳定,但建筑业仍然是国内需求的中流砥柱,消耗了数百万吨铝。

根据AL Circle的估计,2024年中国铝的表观消费量约为3200万吨。然而,这个总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区域冶炼中断、云南省水电短缺以及平衡库存的需求都造成了供应不足的情况。因此,进口可以作为缓冲,以保持下游产业全速运转。

进口作为减压阀和调解手段

进口在经济上也具有意义。中国铝市场经常以高于国际基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价格进行交易。当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价格高于LME时,进口商可以通过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金属来进行套利。因此,货物涌入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缺乏产能,而是因为有时从俄罗斯或中东购买比从国内采购更便宜。

2024年,中国原铝进口量超过300万吨,其中俄罗斯占一半以上。套利机会加上有针对性的短缺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国内冶炼厂火力全开,中国仍然保持进口大门敞开。

俄罗斯:中国最新的铝业合作伙伴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重塑了全球铝贸易。西方制裁和限制关闭了俄罗斯的大门。2022年,俄罗斯出口了约660万吨原铝,但到2024年,其中大部分被转移到东方。中国成为最大的单一买家。

到2024年,中国超过50%的铝进口来自俄罗斯。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更进一步,于2023年收购了一家中国氧化铝精炼厂30%的股份,以确保原材料供应并深化供应链整合。此次收购使俄罗斯铝业公司能够获得HWNM公司每年480万吨产量的相应份额,从而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氧化铝,并减轻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依赖。

对于北京而言,俄罗斯的供应可以作为应对国内产能上限和能源相关中断的可靠缓冲。对于莫斯科而言,在中国获得出口市场是在西方市场准入受到限制时的一条生命线。其结果是,中俄铝业轴心日益壮大,正在重塑全球流动。

如果国内需求如此强劲,为何还要出口?

如果中国难以平衡国内需求,为何还要出口铝?答案在于其下游产业的结构。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北京鼓励对轧机、挤压厂和制造厂进行大规模投资。其结果是半成品铝产品长期产能过剩,从板材和棒材到管材和箔材。一些类别的行业利用率已降至40-65%,使得生产商迫切需要市场。出口退税在历史上使这一等式具有吸引力:在中国,生产商可以在税收优惠的支持下,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在国外销售下游铝产品。

2024年,中国出口了约600万吨下游铝产品和300万吨(占其原铝产量的22%)含铝成品。对于许多中国生产商而言,出口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保持工厂运转和收回成本的必要手段。

限制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然而,北京正在重新考虑这种以出口为主的模式。2024年末,财政部取消了半成品铝出口的增值税退税,震惊了市场。这项严格的政府政策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出口成本,并将供应转移到国内市场。几个月内,2025年初中国半成品铝出口同比下降11%。

一方面,中国原铝制造企业正在确保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下游产业得到充分供应,并避免与西方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西方经济体指责中国倾销。另一方面,通过削减激励措施,北京正在推动生产商转向国内市场,而不是涌入国外市场。

未来的呼唤:回收、绿色转型和战略安全

这种平衡行为的另一个层面是中国日益重视绿色转型。冶炼铝是碳密集型的,每吨消耗13-15兆瓦时的电力。为了实现其碳目标,北京已限制原铝冶炼,并将生产转移到水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如云南和四川。但正如2022年和2023年所见,水电容易受到季节性干旱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投资再生铝。到2027年,其目标是每年生产1500万吨再生铝,从而减少对能源密集型原铝产量的依赖。在回收能力成熟之前,进口可以作为桥梁。

从战略上讲,北京也在扩大其海外足迹。中国企业主导着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开采,从而确保了上游原材料的供应。这些全球投资确保即使国内冶炼受到限制,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链仍然在中国的影响之下。

全球洗牌场景

中国的悖论——出口的同时进口——具有深远的全球影响。

对于俄罗斯而言,中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买家。

对于欧洲和北美而言,尽管有政策限制,中国半成品铝的出口继续给国内生产商带来压力。

中国的铝市场远非生产减去消费那么简单。官方4500万吨的产能上限,加上不断增长的需求,迫使中国不断重新调整供应。近年来,云南省水电短缺导致年化产量减少多达150万至200万吨,进口激增以弥补缺口。

价格套利也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上海铝的价格通常比LME高出每吨150-200美元,从而反复刺激进口更便宜的外国金属。

对于全球绿色经济而言,中国的角色是双刃剑,因为它为全球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产业提供廉价的铝产品,但其进口收紧了全球原铝供应,加剧了LME的波动。

注:本文章转自中国金属废料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中文 英文